特公盟主張
從孩子的視角出發
發現多元的聲音與需求
打開對遊戲的想像
為什麼兒童遊戲對孩子很重要?
玩是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也是他們擅長的語言。
透過遊戲除了開啟對世界的探索,也能更認識自己。
遊戲可以培養
孩子面對問題的韌性
遊戲可以教
孩子學習同理與分享
遊戲可以讓
孩子找到情緒的出口
遊戲可以幫助孩子
練習溝通與人際互動
遊戲可以協助孩子
認識自己與發現興趣
遊戲可以促進孩子
肢體與感官統合發展
遊戲可以培養
孩子面對問題的韌性
遊戲可以教
孩子學習同理與分享
遊戲可以讓
孩子找到情緒的出口
遊戲可以幫助孩子
練習溝通與人際互動
遊戲可以協助孩子
認識自己與發現興趣
遊戲可以促進孩子
肢體與感官統合發展
用遊戲守護孩子的童年
推動兒童遊戲權 特公盟的三大主張
將兒少遊戲列為優先推動的政策及法案
積極保障兒童遊戲權
支持孩子擁有盡情遊戲的童年
為什麼兒少遊戲政策很重要?
我們持續努力讓遊戲友善成為城市的DNA!
透過國際交流和跨域合作,
持續整理遊戲空間與兒少發展的經驗,深化影響力。
① 普及可負擔的兒少照顧
近年政府與各候選人力推育兒照顧政策,希望能減輕家庭照顧負擔。而「遊戲」正是從 0-18 歲的孩子都需要的資源,因此推動優質的遊戲空間普及刻不容緩!
② 翻轉「數位世代童年」
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孩子的玩伴常常只剩下3C,不僅少了接觸外在世界的機會,也讓親子相處的時間愈來愈少。需要完整配套措施,讓兒少能有足夠的空間與時間遊戲。
③ 落實孩子最基本的權利
無論是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或廣泛的兒童發展研究,都指出「遊戲權」與遊戲本身,是孩子成長中如同生存權一般,亟欲需要被保障與實踐的權益。
特公盟主張
政府不能停在消極規範遊戲場安全
更需要積極保障兒少遊戲權
目前臺灣與兒少遊戲相關的法規,仍停留在遊戲場、遊具設備等硬體安全規範,消極地確保孩子不要受傷。但卻隻字未提如何讓不同孩子都有好的遊戲體驗?如何打造友善兒童、適合遊戲的公共空間?
因此,我們主張政府應該更積極推動「兒少遊戲權」。身為《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的締約國,臺灣應該從各方面落實「遊戲是兒少基本權利」的保障,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都需要規劃完整的兒少遊戲政策!
看更多我們的主張
兒少可以充分參與遊戲空間的規劃過程
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
讓孩子實際參與設計遊戲空間
為什麼要讓兒少參與遊戲空間設計?
「我想要一座很高很高的溜滑梯!」
「我要像蜘蛛人一樣可以爬!」
有些人擔心孩子參與設計,想法會太過天馬行空難以落實。
實際上,兒少參與式設計是讓孩子與設計師成為搭檔,和孩子一起玩不同遊戲,一邊玩一邊觀察,盤點孩子遊戲的習性與需求,再進一步尋求具遊戲知能的專家協助,藉此設計多元的媒材與玩法。
對孩子來說
① 不論是透過言語或行動,孩子可以練習與人溝通以及嘗試說明自己的想法。
② 孩子可以體驗多元的遊戲素材、材料質地,激發大人想不到的創意。
對設計師來說
① 透過實際參與和觀察,設計師能更深入瞭解孩子的遊戲行為與真實需求。
② 設計師藉由互動可以更加理解遊戲的多元面貌,找到適合不同場域的設計方案。
特公盟主張
讓兒少參與式設計成為慣例
設計真正符合孩子需求的遊戲場
遊戲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但現況下孩子幾乎沒有自主權決定遊戲空間的樣貌、也難以在遊戲空間規劃的過程中提出意見並獲得重視。
因此,我們主張政府在新建或改造遊戲場的過程中,應該更積極納入兒少的聲音,讓參與式設計從特例變成慣例;用參與式設計,去趨近每一個孩子的內心世界,讓遊戲空間能真正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符合孩子的需求。
看更多我們的主張
不同需求的孩子都能有適合的遊戲空間
打造更多「適合遊戲」的空間
讓孩子找到更多好好玩的可能
為什麼需要多元的遊戲空間?
2-3歲
透過遊戲練習
感覺及肢體動作協調
4-6歲
透過遊戲練習
感覺及肢體動作協調
7-12歲
透過遊戲訓練
體能並增進社交經驗
2-3歲
透過遊戲練習
感覺及肢體動作協調
4-6歲
透過遊戲學習
操作認知及社交互動
7-12歲
透過遊戲訓練
體能並增進社交經驗
特公盟主張
聽取不同年齡與能力兒少的遊戲經驗
打造「可玩性高」的遊戲場
「特色公園遊戲場」並非只是繽紛色彩或特殊造型,真正能刺激兒童發展的關鍵在於整個環境的「可玩性」及「挑戰性」!但現在臺灣的遊戲空間「過度注重風險規避」,讓遊戲設施罐頭化,也犧牲了遊戲空間應有的遊戲性。
因此,我們主張從孩子的遊戲經驗出發,用經過設計的挑戰取代罐頭遊具,讓遊戲空間提供孩子身心發展需求,同時幫助孩子探索世界及練習生活!
讓遊戲走進更多公共空間
打造兒童友善、豐富好玩的城市環境
我們認為好玩的遊戲場只是「遊戲城市」的起點。當遊戲走進公共空間,結合綠遮蔭、在地性、美學教育等,將成為催化城市環境更豐富多元的基地。
遊戲城市除了建置分齡適能、可玩的「遊戲場」,我們更期待有更多公共空間能容納兒少遊戲的歡笑。因為有遊戲發生的地方,更能輕易地讓兒童和所有人建立起關係,把兒童生活在城市中所需求且所想望的友善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