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孩子好好說話?

台師大女足抽血案中,簡同學的發言讓大眾感動:原來孩子可以這麼理性、這麼有力量地表達!

為什麼她能說得這麼好?兒童表意權不是天生的,是需要機會練習的。

身為大人的我們都可能無意中…                                 ✖ 情緒化回應:「你怎麼可以這樣說老師!」                       ✖ 直接打斷:「小孩子懂什麼」                             ✖ 敷衍了事:「好啦好啦我知道了」                           ✖ 轉移焦點:「你自己有沒有做錯?」

大人們可以這樣做,撐出孩子練習表達的空間:                     ✔ 給機會說話:日常就讓孩子表達意見,不只是「聽話就好」                ✔ 認真聽完:即使不同意,也要聽完再回應                       ✔ 控制情緒:示範什麼叫「認真說、認真聽」                       ✔ 說到做到:告訴孩子他們的意見有沒有被採納,為什麼

最重要的是,平時陪孩子多多練習,當孩子遇到不公平的事,才能像簡同學一樣好好地說出來。

不是每個孩子都會遇到這麼大的事件,但每個孩子都值得被認真對待。

從今天開始,當孩子跟我們說話時,試著「認真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