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全臺 12 座小孩超愛的「防災公園」
什麼是防災公園?
平時與一般公園無異,但災難時卻有許多「隱藏功能」。
自九二一地震後,政府開始參考日本阪神地震的經驗,逐步在全台規劃具有防災功能的公園、校園與廣場,作為災時的重要避難空間。
防災公園具備哪些功能?
緊急避難收容空間
備用照明與發電設施
緊急供水、洗手與簡易衛浴系統
物資儲備與集散區
部分設有直升機起降區、臨時醫療站或指揮調度站
全台精選12座好玩的防災公園
其實很多我們日常帶孩子散步遊戲的公園,早已偷偷內建「防災功能」!看看名單上有沒有你家附近的公園!
北部地區
台北市 | 青年公園、大安森林公園
新北市 | 五股體健公園、十四張歷史公園
桃園市 | 風禾公園、龍潭運動公園



中部地區
台中市 | 中央公園、馬卡龍公園
南投縣 | 名間親子生態園區

南部地區
高雄市 | 凹子底森林公園、岡山河堤公園
屏東市 | 屏東公園

其他未列縣市則大多以公園廣場、校園、活動中心等公共空間為避難場所。
——————
防災公園QA
Q:滯洪池 = 防災公園嗎?
A: 不一定。滯洪池以防洪為主,若有結合避難機能與設備,也可成為防災公園。
Q:哪些情況要前往防災公園避難?
A: 發生強震需遠離建築物、水災淹水威脅居家安全,或接獲政府避難指示時。
Q:什麼時候不建議前往防災公園?
A: 颱風期間風雨強勁、或政府發布「應就地避難」時,請留在室內安全處。
Q:怎麼查詢住家附近的避難處所?
A: 可上網查詢「各縣市政府防災資訊網」及「全民防災e點通」,也可下載APP版「消防防災e點通」 。
Q:除了防災公園,還能去哪避難?
A: 依照不同災害類型(如地震、颱風、淹水等),各地也會開放校園、活動中心、體育/展館、公所等做為避難空間。
——————
我們希望,防災教育不該只是紙上談兵,而是可以融入日常、甚至成為親子共學的一部分。
下次有到防災公園玩時,不妨帶著孩子一起觀察公園內的防災功能。讓孩子知道公園不只可以遊戲,更是守護我們的地方。